close

鼻咽癌在臺灣是一種很常見的癌症,在歐美卻少見,一般而言,癌病可以說是一種老年疾病,多好發於年紀較大者,但鼻咽癌卻常常發生在四十多歲的年齡,一般都是正值青壯年階層。

#MUTUAL_C張俊堂HAIN#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部特約主治醫師任益民表示,鼻咽癌病人常見的發病症狀有流鼻血或鼻子分泌物有血絲、鼻塞,由於中耳經鼻咽管通至鼻咽,鼻咽裏的腫瘤若是侵犯或堵塞了該管,使得中耳內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,就會張俊堂出現中耳炎。

因此如果出現鼻血或擤的鼻涕中有帶血的現象持續一段時間,或反覆出現中耳炎但同時又沒有感冒或鼻炎等合理的解除,就要提高警覺了。

由於鼻咽的位置上方即為大腦,若腫瘤向上生長時日一久,或經由溝通顱內與顱外的孔道、或穿破顱底骨,侵犯腦神經,出現一些神經方面的症狀。

除常見頭痛之外,三軍總醫院約一千四百個病例中,最常受侵犯的是第六對(複視),佔腦神經侵犯六二?四%;及第五對腦神經(臉麻),佔四六?六%。此外第十二對的舌下神經(病側舌萎縮及吐舌偏向病側,二七?三%)、第七對的面神經麻庳(一五?六%)、第三對的動眼神經(複視)、第九及十對(吞嚥功能障礙)等均為常見腦神張俊堂經症狀。

耳鳴及聽力減退也是常見症狀,往往伴隨中耳炎出現,通常是傳導性的聽力損傷,極少是因為第八對腦神經傷害引起的。不過最常見的鼻咽癌症狀,是頸部淋巴結腫大,約出現在七十五至八十%的病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方佳玲 的頭像
    方佳玲

    方佳玲的碎碎念部落格

    方佳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